每到冬春之際,身邊咳嗽、打噴嚏的人似乎特別多,你是否也擔心自己會中招?
流感不僅影響日常生活,還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,尤其是對免疫力較弱的人群來說更具威脅。
為了幫助大家維持健康,這篇文章將深入解析流感的特性,並提供六大預防對策與適合的運動建議,讓你能夠有效降低感染風險!

 

流感是什麼?

流感(Influenza)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,具有高度傳染性,主要透過飛沫、直接接觸或間接接觸污染物傳播。流感病毒分為 A、B、C 三型,其中 A 型與 B 型流感最常見,並且容易引發季節性流感疫情。
在臺灣流感一般在11月開始,至農曆春節前後達到高峰,3月後逐漸下降

常見的流感症狀包括:

  • 高燒(通常超過 38°C)
  • 喉嚨痛、咳嗽
  • 鼻塞、流鼻涕
  • 肌肉痠痛、疲倦
  • 頭痛
  • 噁心、嘔吐(部分兒童可能出現)

流感症狀通常較為嚴重,並可能引發肺炎、支氣管炎等併發症,對年長者、幼童、孕婦及免疫力較弱者影響尤為嚴重。
 

流感 v.s. 一般感冒

 

許多人容易混淆流感與一般感冒,但兩者在病原體、症狀嚴重程度與病程上皆有所不同。

比較項目流感一般感冒
致病原流感病毒(A、B 型)鼻病毒、腺病毒、冠狀病毒等
發病速度突然、快速緩慢、逐漸
發燒情況常見,通常高燒(38°C 以上)較少發燒或僅低燒
全身不適肌肉痠痛、疲倦明顯輕微或無全身症狀
併發症風險肺炎、支氣管炎、心肌炎等較少併發症
恢復時間1-2 週,症狀較嚴重3-7 天,症狀較輕微

 

預防流感六招

 


1. 接種流感疫苗

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,疫苗能幫助人體產生免疫力,降低感染與重症風險。建議每年在流感季節(秋冬)來臨前接種疫苗,尤其是高風險族群。

2. 勤洗手

保持雙手清潔是預防流感的基本措施之一。勤洗手可以有效切斷病毒的傳播途徑。使用肥皂和清水徹底清洗雙手,特別是在接觸公共設施、用餐前後以及上廁所後。此外,隨身攜帶免洗洗手液,在無法使用清水的情況下使用。

3. 戴口罩,保護自己和他人

在人多的地方,記得戴上口罩。口罩不僅能防止感染病毒,還能保護周圍的人免受你的影響。特別是在公共交通工具、商場和醫院等高風險場所,戴口罩是一個簡單而有效的防護措施。

4. 良好作息,避免過度勞累與壓力

保持規律的作息習慣,確保充足的睡眠和適當的休息。良好的作息可以提升免疫力,使身體更能抵禦病毒的入侵。建立良好的生活作息,避免熬夜和過度疲勞,讓身體保持最佳狀態。

5. 維持健康飲食與充足睡眠

健康的飲食習慣對於維持身體免疫力至關重要。多吃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,如新鮮水果、蔬菜和全穀類。避免過度食用油膩和高糖食物,保持均衡飲食,讓身體獲得充足的營養。

6. 即時就醫,關注自己的健康

如果你感覺身體不適,請立即就醫。早期診斷和治療可以有效減少流感併發症的風險。不要忽視身體發出的信號,及時尋求醫療幫助,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。

7. 適量運動,增強抵抗力

保持運動習慣可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,但要注意適量運動,避免運動過度。適度的運動有助於提升免疫力,改善心肺功能,讓你更能抵禦流感病毒的侵襲。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,如快走、跑步、瑜伽等,讓運動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

對抗流感運動
 

適量運動可增強免疫系統,提高身體對抗病毒的能力。建議每週進行至少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,如快走、游泳、瑜珈等。

適合的運動類型
 

  • 有氧運動(如快走、慢跑、騎腳踏車)可促進血液循環,提高免疫細胞活性。
  • 瑜珈與伸展運動 幫助減壓與改善呼吸功能。
  • 肌力訓練(如輕重量訓練、核心訓練)可提升整體身體素質。

注意事項:若已經感染流感,應避免劇烈運動,讓身體充分休息與恢復。

 

結論
 

流感雖然每年都會來襲,但透過接種疫苗、良好衛生習慣、健康飲食與適量運動,都能有效降低感染與重症風險。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,保護自己與家人,共同度過健康的每一季!